新闻详情
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中的形象元素
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中的形象元素
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文字作为整体包装设计的形象元素之一,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良好的字型设计、巧妙的文字排版设计组合能使人感受到愉快,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和消费过程。
包装设计
包装中的文字设计一定要有独到之处,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娴熟的排版技巧,可将文字的审美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字在包装设计中的审美性表现出对比、和谐、均衡、韵律等艺术特征。
文字的排版设计要真正做到疏密有致、虚实呼应,表现出设计的理念与个性化特征。审美性的文字在包装设计中主要是以图形文字的形式存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一种图形图案美化商品包装的表面,从而达到商品包装个性化,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它们常常以暗纹或底纹的形式出现,或完整或残缺,字体风格变化多样,组合形式千变万化,默默地为包装设计表面形式和视觉元素的丰富性做出了重要而又精彩的贡献。
包装设计是一种运用艺术方法将多种视觉表达元素进行创造性组合的设计。它能使各元素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并形成一个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完整而又富有视觉美感的信息体。
文字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可塑性和规律性,文字的字体变化本身就构成了它自己的字型特征,设计者只要将外在的表象元素加以艺术的整合概括,商品在消费流通中所要展现的信息便会准确得以表达。图形文字设计就是利用这种表现方法,将约定俗成的或埋藏在潜意识里的灵感挖掘出来,形成真正的“包装设计突破”。包装中的文字具有三重性,一是印刷在盒体表面的文字形态,二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三是激发人们艺术想象力的文字,而对于设计师来说,第三种意义是最重要的。就此作为切入点,我们可以发掘不同字体,从形态结构、字号大小、色彩空间关系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和思考。
设计师首先将主体文字安排在包装的最佳视域区,次要的说明性文字依次安排在符号整体设计的其他部位。突出了商品的标题文字,这样消费者的视线就可以沿着一条自然合理、顺畅的流程节奏进行阅读,达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消费过程。文字排版设计要从包装设计的整体出发,并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整体布局,使文字与各视觉元素之间的编排设计形成丰富的画面,主次分明,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
食品包装的图形与图案设计
食品可通过包装的画面设计展示产品的特点及本质。现代食品包装中,运用最多的是在画面中直接体现产品。通过一些艺术手法,使产品看起来可口,诱人。有些产品,如饮料、酱料等,无法直接体现产品,它们则运用体现原料或与此产品可搭配的食物的形象来表现。如奶油,画面中出现的是面包和奶油的共同形象。
点、线、面的运用在食品包装设计中也必不可少。它们起到了协调画面,完整画面的效果。
图形,图案的运用要求达到视觉平衡,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主要和次要的的表现体现在比例和位置上。整体画面要有一个视觉重点,能使消费者在远距离的时候就能首先看到这一要素,然后吸引他看这个包装的其他部分。
色彩的运用
色彩在食品包装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种颜色都有着自己的含义和情感,它能够焕发人们的感情,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
色彩在食品包装中有着相对固定的应用规则;如表现草莓口味,颜色用玫瑰红色系;表现巧克力口味,就用褐色系等等。如果不遵循这一规则,就很难达到人们心理上的认可和共鸣,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推广。
有些产品有固定的销售时间,如春节礼品,色彩要求喜庆,热烈。主要以红色系为主,配以专色或其它鲜亮的颜色,来达到效果。
色彩的搭配具有使画面生动、协调、统一的作用。运用最多的是互补色搭配和同色系搭配。协调的颜色搭配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品价值。
平面包装设计现状是什么?
在中国,由于各种体制、各种经济形态、各种消费群体的同时并存,致使中国市场成了世界各国印刷包装文化和包装产品的大杂烩。在大型超市里,风格各异的包装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代表中国本民族设计风格的产品却极少且普遍缺乏个性和人性化设计,一言以概之,中国包装设计市场处于整体无规律状态。
中国消费群体特征
中国民众的特点:中国的消费者非常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的能力也非常强,但是由于中国全面开放的速度太快,思维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导致整个民族处于群体无意识状态,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冲突当中,无所适从,使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短期内处于抑制状态。
中国与欧洲设计的差距
生存环境差异:经济与文化上的优势使欧洲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处于高端市场,可以不断地输出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产品来进入第三世界国家以获利。而中国则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被定位在产品加工和复制环节,致使民族企业处于低迷状态,无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更无从谈起设计的民族性。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民营经济,如中国广东和浙江、江苏等地区的民营企业,虽然起点较低,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而且以跨越式发展向世界经济看齐。这些民族企业的崛起,为中国的民族产业找到了方向,让中国的整个群体确立了信心、建立了对民族品牌的忠诚度。
设计理念不同:由于欧盟经济一体化,可以在欧洲各国的大型超市,看到欧洲各个国家的产品,它们一般都共同遵守一些国际标准,而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风格,我们可以根据各国独特的风格很清楚地辨别出英国产品、德国产品和法国产品。中国同行则过多的摒弃自己的民族性,以对海外产品的概念化模仿为荣,错误的诠释了现代商品包装的理念。
知识产权体系:世界发达国家如欧洲有比较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不被侵权,从政策上保证了设计的执行。而中国相关体系和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为了降低成本,模范和抄袭成为主流。
人才结构组成:专业设计学院、专业设计团体和专业设计组织在国外非常活跃,而在中国近年来才刚出现一些松散的组织和高校,如设计专业、设计协会、设计沙龙等,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周期: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消费周期不同,一般欧洲设计更新换代的周期是5-6个月,而中国则是1-2年,设计本身必须在否定、推翻和改变中得到提升,所以周期性长短也对包装设计的发展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细分:在欧洲,个性化设计成为主流,不仅是不同品牌需要通过设计来区分,即使同一品牌产品的不同类型也必须以设计来区分其不同的特性,设计成为诠释产品细微而独特特性的手段之一。而中国情况则正好反之,中国产品品牌界限和产品细分不明确,甚至不同品牌产品的设计亦趋于雷同。
中国包装设计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它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贸易等各个领域的通力合作会带来中国消费群体的迅速成熟,带来配套的包装产业的发展,带来知识产权等相应法规的完善,带来世界各国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的包装设计市场也将在这一变化中快速发展。但是它同样会面临着挑战,这个挑战来自欧洲、日本、美国等优秀外资包装设计公司的竞争压力,其目标群体都是一致的,即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服务,www.012logo.com中尊视界logo在线设计而外资企业在设计历史、设计经验、设计理念上都非常成熟,也非常愿意把中国的文化融入到本国的设计经验中以更好地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服务。那么,中国民族设计产业在这种挑战面前又将如何呢?这是所有这个行业和关注这个行业的人必须去认真思考的。